道法术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道法术 


读《老》短文三篇


来源:谢明德    作者:谢明德    发布时间:2020-06-08 16:42:44    阅读次数:1693


 《老子•一章》臆说

         谢明德

《老子》“道可道章”,河上公标目“体道第一”,王弼题“一章”。老子在这一章交代了立言旨趣,他为什么要著五千文,以及他所关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1、道可道,非常道

纵观先秦学术思想史,由商至周为一大转变,“天命靡常,惟德是辅”在周初开始流行,殷人“有命在天”的观念开始动摇,这是夏商以来中国思想由敬鬼神到重人事、由重神道到重人道的转变。由西周至东周尤其是春秋末期即老子和孔子的时代为又一大转变,“礼崩乐坏”、“天下无道”,社会急剧变化,使重建精神价值和信仰成为那个时代的迫切要求,“道”由此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最重要和最普遍的问题。“朝闻道,夕死可矣。”“道不同,不相为谋。”“吾道一以贯之”,孔子这三句话,就是这种情形的真实反映。但“道”作为本体论概念,是老子首先提出的。“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是涵盖和贯通天地人大系统的根本法则。

老子一开始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可道,非常道”有三个“道”字,第一、三是名词,即讨论的对象;第二个“道”字,是动词,言说、讨论的意思,如“《诗》以道志,《书》以道事”(《庄子·天下》)中的“道”。“可道”的“可”,意思是“值得”,如可歌可泣,可圈可点,而不是可以不可以。“道可道”,说的是“道”的问题的重要性。老子肯定“道”是值得言说和讨论的。

接下来,老子指出,众人所言说的“道”和自己所要说的“道”不一样——“非常道”。“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老子认为只有他自己才得到了“道”。甚至也因此一种莫可名状的孤独感常常纠缠着他:“众人熙熙,我独泊兮” (《老子·二十章》)。

“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老子·十六章》)在老子哲学中,“常”是一个重要概念,有不同于日常语言的特定含义。“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五十一章》)常,即常理,本质,也即自然,天道。

常、恒互训。据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常”作“恒”,避汉文帝刘恒讳而改为“常”。但“常”在这里不是指永恒;不变不易。“常道”不是指永恒的道,不变不易之道,而是指自然天道。“圣人无常心”(《老子·四十九章》),“上善若水,……动善时。”(《老子·八章》)认为一切都处于变化和运动中,才符合不主故常的老子的思想实际。在这方面,老子和古希腊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约前530年—前470年)同调。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皆流,万物皆变”。他与老子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老子最后选择了归隐,他比老子年轻,也是一位隐士。他们都使用了一个相似的著名的比喻:一个是水,一个是河流。他们二人分别是东、西方辨证法的奠基人之一。

 “道”的重要性和普遍性,使人皆曰之,但另一方面则是各道其道。因此,老子接着说:“名可名”。

名的作用,是标识,识辨,显异。《说文》:“名,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在汉语言系统里,“名”,既指名字、名称;又指命名,称名,如“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屈原:《离骚》)。“名”,是用语言描述的行为,还是行动的依据。为道命名,是命名者对所称名的道的本质和特征的洞察和独特体悟。名,通过概念和概念体系的建构,形成思想、学说、学派的个性、独特性的识别标志。

老子在对为道命名所具有的积极意义进行肯定之后,紧接着指出,众人的“名”非“常名”。

也许正是由于“道”的问题的重要性,以及众人的“道非常道”、“名非常名”,成为“独异于人”而又坚守这份“独异”的老子著五千文,并专言道德之意的主要动机。

2、无有:哲学洞见的工具

无有,是老子自然本体论的基础概念。它们从属于道,是对道的本质和特征的描述。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首先,老子指出,无有是天地万物元始根源的称谓,具有资生万物、生生不息的意义。“有,名万物之母。”河上注:“本也。”老子在这里使用了一个比喻,道就像微妙的母体一样,生殖万物。天地万物,即自然本身,它无限多样而又变动不居、运行不息。道则是世界本体,是宇宙万物及其运动变化之所由出的总根源。“道”不是凌驾于自然之上——否则成了神和上帝,而是在自然之中,在物之中;同时,生生不息、变动不居,是道的根本属性,这是老子的道的基本观点,是老子的道的第一层意思。

历来注家多以“无名”、“有名”断句,如河上本、王弼本。至宋,王安石、司马光始于“无”、“有”字断句。这样断句,似更合理。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庄子·天下》:“老聃闻其风而悦之,建之以常无有”。 “常无有”即常无、常有,是老子的重要观点。常无、常有,或无形、有形,是基于自然与道本身特性的把握世界的方式。

“妙”,马王堆本作“眇”。“眇”,通“妙”、“秒 ”,是隐微、细小的意思。“徼”,指边界。马王堆本作“噭”,喊叫的意思,疑为传写错讹,应为“曒”。“曒”,同“皎”,是显露、明亮的意思。“眇”与“曒”相对。

有形与无形的关系,是隐与显的关系。道隐谓之眇,道显谓之曒。本质是普遍的,无形的;事物的表现形式则是具体的,有形的。从无形处,我们把握宇宙万物的本质;从有形处,我们观察宇宙万物的表现形式,它的无限多样性和生生不息盛衰存亡的运动变化。有形和无形则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两种形态。二者相反相生,且无由有显,“有生于无”(《四十章》)。比如,一棵枝繁叶茂、冠盖如伞的大树,我们看见的是树干、树枝、树叶,但其初始却只是一颗种子。种子不是树,但由种子到树,是由无形进化到有形的过程。其间起决定作用的是种子所具有的不断成长的自性,即强大的生命力——虽然在种子的阶段,这种生命力亦即它的本质尚处于隐而未显的状态。因此,有生于无,是宇宙万物发生学的一般进程和生命成长的自然法则。生命是生命力的表现和确证。生命力的问题,事实上是作为老子的自然主义哲学或生命哲学的最高范畴的“道”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它对于人,对于组织、国家、民族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老子的道的第二层意思。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老子强调,这两者(无和有)同一个来源,只是名称不一样,它们都是深远微妙的。一方面,无由有显,无形的、普遍的本质寓于有形的、具体的事物的表现形式之中。另一方面,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并不会直接合二而一,比如看似柔弱的东西,往往潜藏强大的生命力。无有不仅同源,同出于自然,都是认识道的工具。而且,无有同体,并且只有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中才有意义。尽管在对道的把握上,在对世界本质和根源的描述上,无有各自的作用不一样。在老子看来,无更具有本质性的意义,但它们都是深远微妙的,是理解微妙无形的道的关键和门径。对现实世界的性质、结构,运动和发展趋势的哲学考察,只有在无形与有形、隐在与显在对立统一的张力结构中才能真正揭示出来。无有在老子哲学架构中的重要性,有如乾坤之于《易》的体系建构。《易·乾》:“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易·坤》“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易》以乾代表一切事物的原始根源,以坤代表资生万物、生生不息的意义。 “乾坤其《易》之门耶?”(《易·系辞下》)孔颖达疏:“《易》之变化从乾坤而起,犹人之兴动从门而出,故乾坤是《易》之门。”乾坤表示阴阳两种势力,揭示了宇宙万物运动变化的动力学结构和特征。老子的无有,其内涵则更为丰富。

3、众妙之门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以此二句作为全篇结语。意思是,“无有”背后的微妙无形的“道”啊,你是宇宙万物生生不息的唯一本原。

“玄之又玄”中的第一个“玄”字,应指“无有”——“同谓之玄”;第二个“玄”字,指“无有”背后的微妙无形的“道”,它是世界的本质,宇宙万物的总根源。

“玄”,是老子和道家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玄玄”之外,老子的独创性用语还有“玄牝”、“玄览”、“玄德”,等等。“玄”,奥妙,微妙的意思,引申为深沉、静寂;原义指高空的深青色。老子用“玄之又玄”,形容“道”的微妙无形。

“众妙”,指无限多样而又生生不息的天地万物,是复杂奇妙的现实世界图景。

老子以“门”喻“道”,以此说明“道“是宇宙万物及其运动变化之所由出的总根源。“众妙之门”与“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六章》),两处“门”的比喻,意思是一样的。

 

  

白居易对老子的批评

——读《老子》五十六章、八十一章

              谢明德

    白居易有一首诗,是批评老子的:

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

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

                      ——《读老子》

“言者不如知者默”一语,是针对《老子•五十六章》中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五十六章全文是:“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四句,与《老子•四章》同,有学者疑其为“衍文”。“塞其兑,闭其门”二句,也与《老子•五十二章》同。可能的情形是,《老子》一书,是老子门人辑录结集而成,并非写于一时;由于不同章所言说的主题相同或相近,会重复出现同样的内容。在印刷术出现之前,古代文本的传播是以抄写、碑刻的方式流传的,其间错讹增删,在所难免。《老子》上下篇及各章之分,也是后来蜂起的注家所为。我们尚不知道原始文本的真正面貌。已知道的较早且较完整的抄本是马王堆帛书本。但不能以马王堆本为真否定通行本。文本抄写流传的过程是十分复杂的。

《老子•五十六章》的主旨,有学者认为是“宣扬蒙昧主义”,太过武断。其实五十六章主要讲什么是“玄同”及其意义。它是老子道学的重要概念和核心价值之一,旨在宣扬一视同仁,齐物平等。《庄子•徐无鬼》:“无所甚亲,无所甚疏,抱德炀和,以顺天下。”玄同是玄德(河上公本为五十六章所拟标题即为“玄德”)至德。

值得指出的是,在这一章里出现“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二句,多少有些不伦不类。如果将它植入八十一章,似乎更为妥帖。

《老子•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老子此章着重讲一个真正的智者、上德之人,应有的修为和境界。老子“疾伪”(《文心雕龙•情采》),提倡讲真话,讲实话(信言),反对浮艳之言,口惠而实不止;主张不争辩(不辩),贵在行动,尽力与人。《庄子•齐物论》:“大辩不言”,亦同此理。老子还反对卖弄炫博(不博),这不是一个真正的智者所应为。利而不害,为而不争,是老子为世人树立的 “圣人”境界。正是以这样一种人格高度,看言与行的关系,老子提出了“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的命题。因此,将“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二句放到八十一章,似乎更合适。这样,《老子•八十一章》就成了——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不言”是极而言之,目的是警世醒世。事实上,夸夸其谈,假话惑众,文过饰非的人和事,在历史和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白乐天当然是理解的,只不过是借此幽它一默。


三生万物

        谢明德

三,二加一的和。还表示多数或多次,如“三思而后行”,这里的“三”并不是确切的数目。在汉语里,“三”还具有特定的哲学含义。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沖气以为和。”三是生生之数。生,本义指草木生长。引申产生,发生。生,也指生存,生命,还指事物发生的原因或本原,即所谓“凡事所从来曰生。”老子的“道”,指自然规律和宇宙本原。道独一无二,幽而不显,也叫“一”。 一是宇宙万物形成,即从无到有的运动的起始阶段,“道者,‘一’立而万物生矣。”其特点是无形无象,自然整体。无形无象,是就人的感官而言,用老子的话说,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自然整体,指处于混沌或统一的状态。二指统一体分化为矛盾对立着的两个因素和方面及其相互作用的继发阶段,矛盾是宇宙万物存在的固有特性。三是从无到有的完成阶段,矛盾双方实现共存与和合,从而产生“有”——新的和谐体。正所谓“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因为三是从无到有的完成阶段,代表万物生长的直接根源,所以说“三生万物”。

老子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对宇宙万物形成过程和规律,以及运动不同阶段特点的描述,是在本体论视角下展开的。本体论有一个基本的假设,即宇宙万物有统一的根源和基础。它是上帝,或某种物质,或精神。老子称之为“道”。但是,最值得深味的是老子所描述的生生运动的辩证法。它适合于说明一切复杂的自组织系统(如生命系统、社会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机理。推动系统运动变化的动力或根源,主要不是来自外部指令或者外部驱动力的干预,而是来自于自然本身,来自于存在所固有的矛盾本性,来自于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竞争和协同作用。老子本体论的辩证法作为认识工具,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老子讲“万物负阴而抱阳,沖气以为和”,对古代气本体论的理论建构产生了深刻影响,也使原本非实指的一、二、三得以坐实,被分别理解为元气,矛盾对立着的阴气和阳气,以及阴、阳二气交相激荡(“沖”)所形成的和气。古代中国人认为气是构成世界最基本的物质,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气的运动与变化的结果。强调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的中医就是以气本体论为其主要理论基础的,与强调人体的物理结构,以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为主要基础研究的西医,迥然异趣。

值得注意的是,在老子那里,三虽然是从无到有的完成阶段,“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但是,运动并没有终结。因为,一切有形的事物、一切运动,最终都会“复归于无物”,即在耗尽有生之后回复到无形的状态。自无到有是生长壮大,而自有到无是衰老死亡。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永恒存在。

我们不知道宇宙之外是什么,本体论也只具有相对的认识意义。但是,老子这种对生命、宇宙万物和自然法则的诠释,它所蕴含的彻底的辩证法,无疑别具一种使人开悟的思想力量。对于有限的人生之旅,我们所需要做的,是向善而化,向乐而行,不辜负沿途的无限风光。



 
新闻推荐
2021上海台北城市论坛将于
第六期台湾道教宫观负责人研习
闽台青年妈祖信俗研学体验营开
如何理解促进共同富裕的重大意
为实现民族复兴接续奋斗——写
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9
台湾祭孔引发的随想
第四届世界宗教热点研究论坛召
佛教自然观与佛教中国化
全国政协民宗委举办第二期少数
中国佛教协会负责人就“佛媛”
谱写宗教和顺新篇章 —西藏自
努力提升宗教研究领域的话语权
哲学与科学相互促进
创新发展中国哲学话语
 
Copyright © 2014 by www.zhongdao.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54068号-2